2025年6月28日

善用人工智能可促進平等,否則會助長衝突

教宗:善用人工智能可促進平等,否則會助長衝突

(梵蒂岡新聞網)人工智能與真正的智慧:教宗良十四世致函羅馬第二屆關於人工智能、倫理和企業管理年度會議的與會者,在信函中將二者做了區分。本屆年度會議於6月19日至20日在羅馬召開,梵蒂岡宗座大樓也是其中一個會場。教宗強調,真正的智慧不只累積「數據」,更能領略「生命的真諦」。真智慧不是任何機器模仿得來的,它是要發揚光大的恩典,新科技也能予以輔助。

接著,普雷沃斯特教宗引用他的前任方濟各教宗的話,重申人工智能是一個為人服務的工具。它能使人開拓視野,在科學和醫學領域取得造福人群的新發現,促進真正的「平等」。然而,人工智能一旦落入自私的人的手中,就可能會「助長衝突和侵略」。因此,教宗良敦促要繼續對科技發展的倫理幅度進行討論,不可忽略「負責任地」管理的必要性。

此外,教宗也指出,關於新興科技的省思也會對下一代產生影響。年輕世代愈加沉浸在數字世界,這勢必會影響到他們的「智力和神經」發展。為此,教宗鼓勵眾人「在青年邁向成熟和真正負責任的道路上予以幫助」。

青年「是我們對未來的希望」。「社會的福祉取決於他們能否發揮天賜的恩典與才華,以及能否秉持自由且慷慨的精神回應時代和他人的需求」。

在逆境中,也要接納上主許諾的新生命

 教宗要理講授:在逆境中,也要接納上主許諾的新生命

(梵蒂岡新聞網)教宗良十四世6月18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例行的週三公開接

見活動,繼續以“耶穌基督、我們的希望”為主題的禧年系列要理講授。教宗鼓勵眾人,即使是在逆境中,也要轉向耶穌,接納祂所許諾的新生命。

當天艷陽高照,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眾人首先聆聽了選自《若望福音》的福音章節,回顧耶穌在貝特匝達水池旁奇跡般地治好那位無助癱子的事跡。(參閱:若五2-9)。教宗解釋道,當時在水池旁有許多身負殘疾的人等待時刻下到池中沐浴,希望能夠獲得治癒,然而耶穌卻選中了那位癱瘓了38年之久,無法自己下到水池中的男子。耶穌問他:“你願意痊癒嗎?”(同上,6 節)這是個令人深思的問題,它挑戰了那位癱子的無力感和認命的心態,並邀請他懷有希望,讓他意識到自己的生命能有所改變。耶穌對他說:“起來,拿起你的床,行走罷!”(同上,8 節)這張床實際上是這個人經歷過身心癱瘓的象徵,現在他能接受自己的過往,並將之拋在身後,開始一種嶄新的生活。

為此,教宗勉勵眾人,在這個希望的禧年中,我們要在祈禱中惦記那些受苦和感到氣餒的人。我們的生活無論有什麽問題或不如意,我們都要轉向耶穌,承認我們渴望得到治癒,並接納祂所許諾的自由和新生命。

要理講授結束後,教宗問候了講不同語言的人。他說:“我向講中文的人們致以親切的

問候。親愛的弟兄姐妹們,我鼓勵你們慷慨地愛天主和愛近人。我降福大家!”

堂訊20250629-聖伯鐸及聖保祿宗徒

 堂訊20250629-聖伯鐸及聖保祿宗徒

2025年6月14日

6/15代禱意象

※ 每日奉獻禱詞:仁慈的天父,感謝祢恩賜這新的一天,我把今天的一切祈禱、工作、喜樂和痛苦全獻給祢。願這奉獻,聯合祢的聖子耶穌聖心,為救贖世界,時時刻刻在感恩

聖事中奉獻自己。願在聖神內,偕同教會之母—聖母瑪利亞,為祢的聖愛作證,並為本月內教宗託付給我們的意向祈禱。

※ 2025年6月份為宗座祈禱意向:請為增加對世界的憐憫祈禱。

讓我們祈禱,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與耶穌的個人關係中找到安慰,並從祂的聖心中學習對世界的憐憫。

※ 請為世界和平祈禱。祈求天主聖三引導全世界人類,能超越種族、宗教、文化等的差異,尊重每個個體的人性尊嚴,以真誠寬恕彼此相待,互助互愛,共同促進人類生活的合諧

與幸福。

※ 請為本主日領洗的新教友祈禱:張庭耀(文德)、劉明穎(瑪竇)、劉丞蓁(珍安娜)、

廖庭毅(保祿)。

堂訊20250615-天主聖三節

 堂訊20250615-天主聖三節

2025年6月5日

6/8代禱意象

每日奉獻禱詞:仁慈的天父,感謝祢恩賜這新的一天,我把今天的一切祈禱、工作、喜樂和痛苦全獻給祢。願這奉獻,聯合祢的聖子耶穌聖心,為救贖世界,時時刻刻在感恩聖事中奉獻自己。願在聖神內,偕同教會之母—聖母瑪利亞,為祢的聖愛作證,並為本月內教宗託付給我們的意向祈禱。


2025年6月份為宗座祈禱意向:請為增加對世界的憐憫祈禱。

讓我們祈禱,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與耶穌的個人關係中找到安慰,並從祂的聖心中學習對世界的憐憫。


請為教會的合一祈禱。求主使所有基督徒都在聖神中融於一體,在愛中彼此接納,同心合意為主宣揚福音。


請為新領洗的教友祈禱。求主使他們能將天主聖言銘刻於心,並將各樣神恩豐富地傾住在他們身上,使他們的心不斷地獲得自由的釋放與更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