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堂簡介

2019年9月1日

聖女羅莎


聖女羅莎 ( St. Rose of Lima1586-1617)
慶日:823
主保:拉丁美洲與菲律賓

    歐洲發現新大陸後,聖女是第一位被冊封為聖人的婦女;她擁有所有聖人皆俱備的一個特色- 即遭逢逆境,卻仍保有信德;她還有另一項值得稱許,但卻不一定要予以仿效的特點,那就是有些過度的補贖生活。另外,在成長的過程中,羅莎可能是以聖女凱薩琳(St. Catherine of Siena)為榜樣,無視於父母與親友的反對和嘲弄,堅持行走自己的成聖之路。

    聖女1586年的820日誕生於秘魯的首都利瑪(Lima),其雙親皆是西班牙人的後裔。當時,正是南美洲被福音化的第一個世紀。聖女的本名是依撒貝爾(Isabel),由於誕生時極其美麗,故常被喚作「玫瑰(Rose-羅莎)」,且一直沿用。年紀漸長,聖女越發出落得美麗動人。一次,其母還編織花圈帶在聖女的頭上,以此向親友炫耀自己女兒的美貌。然而,羅莎並不希望自己的容貌為他人所愛慕,因為她的心早已獻給耶穌。

    聖人們因都懷有對天主極大的愛情,因此在世人的眼中,行徑常格外令人覺得詫異;有時,還讓世人覺得這種聖德的表達有些欠妥,就好似凡會危害與天主愛情關係的任何事物,都應予徹底根除一樣,有些不近情理。正因為如此,羅莎才總是將自己易於引人愛慕的容貌,以胡椒塗抹之,使其產生令人生厭的紅斑來;後來,她甚至在其母妝點聖女的銀製頭環內,加上釘針,以此表達耶穌的荊棘刺冠。結果,那頭環常因刺入過深而難以取下。


    當聖女的雙親在經濟上陷入困境時,她便整日於花園內工作,以支持其貧困的父母。由於她一心渴望修道,而父母卻試圖為她安排婚事,為此聖女努力抗爭了十年。這期間,聖女基於服從,便只能在家中繼續她補贖與獨修的生活,當時她已是一位道明第三會的成員。此後,聖女為渴望完全活出基督的生命來,便在家中潛心於獨修的操練。

    然而,這種獨修生活並非總是神慰滿滿,反而常會遭遇來自魔鬼因嫉妒而施展的猛烈誘惑,甚至承受天主遠離的那種既孤獨而又可怕的感受。但是,即便是在此等靈性的磨難之中,聖女仍是忠信地將一切的困惑都奉獻給天主。
聖女生命的最後幾年,在自己的家中設置了一個專司照顧無家可歸的孤兒、老人與病患的房間,這可以說是祕魯最早的慈善事業;雖說她的生活與活動常是隱而未顯的,但仍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,並加以詢問。但他們了解聖女的景況後,都僅能說:唯有天主的恩寵,才能解釋羅莎所行的一切。

    從世人的眼光來說,聖女的生活方式雖看似怪異,但這其實是從內開始的生命轉變;若我們留意她那些不尋常的補贖操練,我們就會發現在羅莎身上有著最偉大的一種情操:因著她對天主懷有最為熱烈的愛情,以至於能忍受來自外界的一切嘲弄、強烈的誘惑,以及長期的病苦之痛。她時常這樣祈禱說:「主,請加增我的磨難,並同時在我的心中增強祢的愛。」

    1617年的830日,聖女病逝,享年31歲;當時,全城都因她的葬禮而默哀,壯丁們則爭相輪流為聖女扶棺。聖女過世之後,發生了許多神蹟;1667年,教宗克萊孟九世(Pope Clement IX)冊封羅莎為真福品;1671年,教宗克萊孟十世(Pope Clement X)將其列為聖品,是美洲第一位被列品的聖人。在聖像中,聖女常被描繪成一位戴有玫瑰刺冠的少女。

    聖女說:『但願人人知道:天主的聖寵多麼重要,多麼美好,多麼寶貴,其中隱藏著多少寶藏,福樂和甘飴!如果人人知道這一切,必會處心積慮,來尋找痛苦和磨難!全球許多的人,也將捨財富而尋求麻煩、疾病、痛苦,以爭取那無價的聖寵寶庫。這是忍耐的利益和最後的酬報。假設人能知道:那衡量人們酬報的天秤,就不會抱怨十字架,或可能遭遇的痛苦了。』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